• <abbr id="k4i6c"></abbr>
    <li id="k4i6c"><source id="k4i6c"></source></li><rt id="k4i6c"><delect id="k4i6c"></delect></rt>
    
    <cite id="k4i6c"></cite>

    歡迎登錄菏澤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   

   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

    首頁> 黨建陣地 > 熱點專題 > 熱點專題五

    熱點專題五
    Company profile

    鄧萍:犧牲在遵義城下的紅三軍團參謀長

    訪問次數:8143次   發布時間:2021-08-31

           中央紅軍長征到達貴州時,紅三軍團參謀長鄧萍在遵義戰役中英勇犧牲,年僅27歲。他的墳墓坐落于遵義南麓鳳凰山上的紅軍烈士陵園,這座山現在被老百姓稱為“紅軍山”。
           鄧萍,1908年生于四川富順縣,1926年底考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,在校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,不久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;1927年秋被派到國民黨軍湖南獨立第五師第一團(團長為彭德懷)從事兵運工作,在該團秘密組織成立中共黨支部和團委并擔任書記;大革命失敗后,1928年7月參與彭德懷領導的平江起義后,參加創建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斗爭。
           中央蘇區第五次反“圍剿”失敗后,鄧萍參加長征,帶領所屬部隊,掩護中共中央機關突圍。
           遵義會議后,由于敵情的變化,黨中央決定,中央紅軍北渡長江,同紅四方面軍會合。1935年1月19日,中央紅軍從遵義等地出發,鄧萍同彭德懷等一同指揮紅三軍團在土城地區,與國民黨川軍作戰。1月29日,中央紅軍一渡赤水,隨后在云南扎西地區整編,紅三軍團取消師的建制,部隊縮編為4個團,歸軍團直轄。2月18日至21日,中央紅軍二渡赤水,紅三軍團向桐梓急進。25日,彭德懷和鄧萍趕到了婁山關腳下,當即確定戰斗部署。
           鄧萍在戰爭中養成了一種指揮習慣:他要看到每個作戰方案怎樣由紅軍戰士變為現實;他要在陣地上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,時時刻刻和沖鋒陷陣的戰士們在一起。在遵義戰役中,他不顧身邊同志們的勸阻,一直在彈如疾雨的陣地上指揮戰斗。當晚,紅三軍團拿下了婁山關制高點。26日,紅三軍團在婁山關與敵軍激戰整天,將敵擊潰后乘勝向遵義追擊。
           27日傍晚,鄧萍同志來到遵義老城北門外前沿,與紅十一團政委張愛萍等觀察敵情,以選擇合適的突破點。他們隱蔽在一個小土墩下的草叢中,邊察看前沿地形,邊交流對敵情的判斷和下一步的打算。突然,鄧萍被一顆流彈擊中頭部,還沒來得及說完要說的話就犧牲了,他一頭栽到張愛萍的右臂上,熱血染透了張愛萍的衣襟。
           鄧萍不幸犧牲的消息傳到軍團指揮部,彭德懷十分悲痛,他流著眼淚向部隊下達了攻城命令:“拿下遵義城,為參謀長報仇!”紅軍攻下遵義后,張愛萍揮筆寫下一首挽詩:“長夜沉沉何時旦,黃埔習武濟國端。北伐討賊冒彈雨,平江起義助烽焰。‘圍剿’粉碎苦運籌,長征轉戰肩重擔。遵義城下灑熱血,三軍征途哭奇男。”這首詩不僅高度概括了鄧萍的一生,更情真意切地抒發了痛失戰友的悲慟之情。
           鄧萍犧牲了,他把短暫的27年全部獻給了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,他的名字深深鐫刻在遵義人民的心中。新中國成立后,當地政府在老百姓的幫助下,將鄧萍和犧牲在遵義的其他紅軍烈士的遺骸遷葬在鳳凰山上,張愛萍為鄧萍題寫了墓碑。
           2009年9月,在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前夕,鄧萍被評為“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”之一。(來源:學習強國)
  • 上一篇:錢壯飛:我黨隱蔽戰線的杰出英豪
  • 下一篇:盤縣會議
  • 主站蜘蛛池模板: 黄冈市| 武隆县| 桐柏县| 阿巴嘎旗| 贵德县| 壶关县| 饶阳县| 石嘴山市| 从江县| 武清区| 白银市| 四子王旗| 新竹县| 昌邑市| 景德镇市| 大埔区| 仙桃市| 沙坪坝区| 保德县| 松原市| 兴化市| 翁牛特旗| 六安市| 沂水县| 桦甸市| 祥云县| 安徽省| 商南县| 宿迁市| 特克斯县| 竹溪县| 陕西省| 准格尔旗| 鹰潭市| 即墨市| 石首市| 汉川市| 东至县| 安多县| 鄂州市| 龙海市|